大同法制 发表于 2020-8-9 21:15:17

工作6天后辞职被索赔10万元?专家教你求职季躲开这些陷阱!


   近日,重庆大学生小张和小杨通过网络求职,与一公司签订了《演艺合作合同》。两人工作6天后,发现工作内容与当初设想的不一样,便申请离职。公司却拿出签订的合同称,需按合同赔付违约金10万元,并声称会走法律途径起诉他们。小张和小杨表示,签合同时没有看仔细,如今后悔莫及。  http://www.fzhnw.com/upload/news/202008/20200807104427401845.jpg   律师表示:“国家基于合同履行的赔偿,都是损失填补主义,也就是以乙方对甲方造成了多大损失为依据,从他们这个工作来看,也不是高薪工作,况且只工作了三天,不可能给对方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所以老板要求他们给十万甚至百万的赔偿,我个人认为法院多半不会支持。”  毕业生在签订劳动合同时需要注意什么?  第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依法必须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  劳动者自用工之日起便与单位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用人单位未及时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将可能承担支付一定区间双倍工资的惩罚。  第二,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时,需要认真阅读各个条款。  在劳动合同签订时,不少用人单位会利用劳动者在签约时不详细阅读合同条款的情况,而在工作内容、地点和时间等条款中规定单方变更的权利或约定宽泛的工作内容、多个工作地点、多种用工时间等,成为发生纠纷时用人单位用来应对劳动者的手段。  第三,毕业生在签订合同时,应仔细了解缔约方的名称。  实践中,用人单位因投资关系形成关联企业用工,或因实际控制人原因形成混同用工的情形常有发生,甚至有部分用人单位特意成立无实际偿付能力的公司用以签订劳动合同规避其用工风险。  第四,有部分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对劳动者可能发生的违约行为进行明确约定,并模仿商事合同的做法,对违约行为约定了大量的违约金条款。  对此,劳动合同法明确表明,用人单位仅能就支出培训费用对劳动者进行培训,就约定的服务期以及竞业限制条款两种情况与劳动者约定违约金。  第五,毕业生在签订劳动合同后,依法有权持有所签订的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依法也应向劳动者提供。  “活少钱多”的轻松“暴富”机会多数有猫儿腻  利用暑假到社会上进行兼职,对青少年而言是难得的锻炼机会,但寻找兼职的时候不能“一头热”,必须冷静分析,谨防兼职骗局。  兼职骗局屡屡发生,学生求职首先要选择正规求职渠道,不要随意从如社交软件或网络广告电话、刷单兼职群等各类无保障的渠道上选择工作。正规中介应有《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和《营业执照》,都能在当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上查询。确定兼职时要和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协议,看清楚工作时间和工资支付方式等,同时注意留下凭证。  那些不需要专业技能,又自由轻松“暴富”的兼职大都藏有猫儿腻。骗子为了博取信任,通常会让兼职人员先完成一个简单的任务,然后才慢慢提出各种收费项目。而正规的兼职一般不会提前收费,因此在面对“交钱”“抵押个人身份证”等要求的时候,应多留心。  毕业找工作,这八大求职陷阱请绕行  陷阱一:借招聘骗取个人信息  现在有很多贩卖个人信息的中介公司,为了获得更多更精准的信息,往往会在网上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吸引求职者前来。从求职者递交的海量简历中,精准获得求职者的个人信息。  如何避免:毕业生在看到招聘信息时,一定要查询该公司相关信息,判断公司的真实性。同时,专家建议,简历上的部分个人信息不用写得过于具体,重点放在工作经历上。  陷阱二:收取报名费、体检费、培训费等费用  求职面试后,招工者以服装费、体检费、培训费等名义向应聘者收取钱款。应聘者交费后,招工者要么迅速脱身,要么找借口不给安排工作,钱财积累到一定阶段便人去楼空。  如何避免:一般除了事业单位的考试公招之外,面试招聘单位是不需要报名费的。而体检通常都是到二甲以上的医院自行体检以及缴费。所以,有任何企业要向求职者收取这两笔费用,一定要提高警惕。     陷阱三:扣留个人重要证件  一些企业在面试中以单位需要审核等理由要求应聘者递交身份证、毕业证等重要证件,并声称暂时由单位保管。  如何避免:单位是没有任何权利扣留你的证件的。去面试的时候,特别是初次面试,最好只带上证件的复印件,若招聘企业要求带原件,给招聘单位展示之后,求职者一定要拿回来。不管以什么样的理由,证件原件都不要给任何企业保管。  陷阱四:只“试用”不聘用  有的单位为了降低用人成本,在公司业务特别繁忙的时候大量招聘低成本的应届毕业生。等试用期结束,便以各种理由不通过试用或解聘。有些单位,在实习试用期间,不仅不支付任何薪资,甚至要求交培训费。  如何避免:按照规定,任何单位和企业的实习试用员工,公司都应对其支付薪资。提醒大学生在求职时一定要仔细阅读劳动合同,尤其是关于劳动报酬、工作内容、合同期限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细节。     陷阱五:只签就业协议,不签劳动合同  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对国家的劳动法也不懂,一些毕业生找工作时与企业签订《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毕业生辛苦实习数月,被企业无故解聘或裁员,且没有任何赔偿。  如何避免:《劳动合同法》第十条明确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陷阱六:中介公司声称帮找到好工作  许多非法中介打出“包你进500强”广告,并要求学生缴纳高额中介费,结果是往往没能帮找到好工作,收取的各种费用也不予退回,更有甚者,中介人去楼空,让学生遭受多重打击。  如何避免:再次提醒毕业生,“黑中介”千万不可信,天上不会掉馅饼。大学生求职,进门先看该职介中心是否有《职业介绍许可证》和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网络上的所谓中介,更要提高警惕,不要轻易相信。     陷阱七:受骗进入传销组织  传销公司一般先安排学生以销售人员的名义上岗工作,然后公司让学生交纳一定的提货款,再让学生去哄骗他人。上当之后又往往骑虎难下,最终只得自己白搭上一笔钱。  如何避免:传销通常具有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几个:在“入会”时告诉你的职责之一是发展更多的人;交纳昂贵的会费;在工作场所很多人情绪激昂。大学生一定要警惕和远离传销组织。如果识别出为传销组织,大学生应立即采取适当方式终止工作,及时报警。  陷阱八:海量网络求职广告,让你收入轻松过万  现在网络上有各种招聘信息广告,一些钓鱼网站会以招聘为名吸引求职者点击,进而骗取钱财。  如何避免:求职者要学会分辨网站的安全性,分辨招聘信息和招聘公司的真实性。在网上求职,一定要去正规大型网站,这类网站的信服度更高,其中选择招聘企业官网核实是最好的。

来源:红网
法制宣传、法律服务、法治维权优选大同法制网(www.dtfz.net)更多资讯关注大同法制网公众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工作6天后辞职被索赔10万元?专家教你求职季躲开这些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