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标识含量不符 不支持“退一赔三”

大同法制网 2017-8-27 09:50 1242人围观 法库


       2016年4月9日,李先生在上海某百货公司的女装专柜,选购了一件售价近2000元的连衣裙。次日,他再次在该专柜购买了两件相同款式的连衣裙。购买后,他将其中一件送往了具有服装质量检验检测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产品质量检验。该连衣裙标牌标识纤维含量为“里布聚酯纤维:100%”,但检验结果显示为“里布聚酯纤维:96.7%、氨纶3.3%”。 

  说好的100%聚酯纤维实际却有氨纶成分,李先生认为商店在销售过程中存在欺诈行为,为此向法院起诉要求百货公司按照“退一赔三”的标准赔偿2.4万余元和检测费500元。 

  庭审中,百货公司首先对李先生的购买动机提出了质疑,认为其在两天内连续购买3件同款连衣裙,并非普通的消费者。百货公司辩称,氨纶和聚酯纤维都是用于服装里料的原材料,使用氨纶的目的是增加服饰的舒适性和美观度,无论是生产厂家还是销售企业均没有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主观故意。 

  审理中,法官查阅了国家质检总局等制定的纺织品纤维含量标识国家标准,其中规定,当产品含有的能够判断为是装饰线或特性纤维(例如,弹性纤维、金属纤维等),且其总含量小于等于5%时,可使用“100%”。 

  近日,上海市黄浦法院一审判决,百货公司应为李先生退货并承担检测费用,但对其他赔偿要求不予支持。 

分析 

  涉案服装的里料中含有的3.3%氨纶属弹性纤维,其市场售价远高于聚酯纤维,百货公司并不存在以次充好的问题。同时,以普通消费者对于纺织纤维的认知水平,并不会仅仅因为标牌上标识的纤维含量是100%聚酯纤维,而进行消费,况且李先生连续两天购买3件同款连衣裙,也证实其不属于受误导而消费。 

  百货公司在其销售衣物的纤维含量标识上存在瑕疵,理应退还消费者货款,但因百货公司无欺诈消费者的主观故意,对于李先生要求赔偿的诉讼请求,法院不予支持。李先生委托检验检测机构对涉案衣物的纤维含量进行检验,是证明涉案衣物纤维含量的标识与实际含量是否一致的必经环节,且检验结果也证明标识存在瑕疵,因此检测费应由百货公司负担。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我有话说......
.
关于我们 文章投递 寻求报道
电话咨询: 13015398243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