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银保监会披露(银保监罚决字〔2020〕1号)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人保寿险因欺骗投保人、私自上浮备案费率等行为,人保寿险总公司、6家电销中心及15名相关责任人共计罚款338万元。 四大违法行为 根据处罚决定书,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人保寿险)电销、网销业务欺骗投保人,未按规定使用经备案保险费率并提供、编制虚假报告、文件、资料等行为。 其中人保寿险总公司共计被罚135万元,6家电销中心共计被罚80万元,行政处罚个人共计15人、罚款123万元。 相关保险从业人员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电话销售和网络销售是正规的保险产品销售渠道之一,但也存在部分违规操作的销售人员,利用这个渠道进行误导宣传。 电销、网销业务针对不同保险产品、面对不同客户群体,违法违规行为表现形式也存在差异。 在一些电销健康保险业务中,有的业务员夸大保险责任。比如,宣称保险产品“花多少,公司报多少”;对与保险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作虚假宣传,如宣称“监管机构已统一发文,今后保险费率要上调”;对投保人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等。 而网上购买健康险,由于消费者对保险知识以及合同条款的一知半解,很容易忽视一些问题,如保险免赔额、健康告知说明、未来保费增加可能、续保失效可能、保险责任范围不明确等。 对此,甘肃合睿律师事务所律师张馨表示,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拟定健康保险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应当按照中国保监会的有关规定报送审批或者备案。短期个人健康保险产品可以进行费率浮动,短期健康保险费率浮动范围不超过基准费率的30%。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长期医疗保险产品费率调整有关问题的通知》。新规引入了费率调整机制,鼓励险企进行产品创新、将产品定价权和费率调整权交给市场。 牵扯两家银行 值得注意的是,被人保寿险牵连的邮政储蓄银行和农业银行分别被罚款80万元和200万元。 其中,邮储因违反审慎经营规则、欺骗投保人分别被罚50万元和30万元;农业银行因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虚假代理业务分别被罚50万元和150万元。 其中,违反审慎经营规则主要与可回溯管理问题中的银保互通相关。 根据银保监罚决字〔2020〕3号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农业银行存在以下违法违规行为: 可回溯制度执行不到位。包括销售人员未出示展业证或身份证明;未向投保人宣读或未完整宣读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未提醒消费者如实填写投保信息及不如实填写的后果等。 可回溯基础管理不到位。如银行制度落实滞后相关法律法规;未将可回溯制度落实情况纳入总行统一制定的人员绩效考核办法;质检结果与保险公司交互不足;回溯视频质检结果未反馈给保险公司等问题。 张馨表示,根据2017年原中国保监会制定的《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暂行办法》,各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保险兼业代理机构制定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制度,通过录音录像等技术手段采集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记录和保存保险销售过程。 此后,原保监会下发了《关于落实〈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暂行办法〉有关事项的通知》,对“双录”业务规范和细节作出了更明确的要求。如从业人员要出示有效证件,征得消费者同意后,于投保人填写保单时录制,并由系统自动记录双录的发生时间。 此外,农业银行还存在虚假代理业务。如安阳县支行代理的业务存在由人保寿险的销售人员进行可回溯视频录制并由人保寿险质检,并且收取手续费。 安阳县支行以其购买的摄像头与“双录”系统不匹配导致无法对银保业务进行正常双录;相关投保人年龄超规定上限,无法在银保系统中直接出单;基层员工对业务操作规范和双录要求理解不透等为由,向银保监会提出申辩意见。 银保监会表示,根据《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销售行为的通知》(保监发〔2014〕3号)文件的要求,超龄投保人应由保险公司出单,不得通过银行代理现场出单;不应以“基层员工对业务操作规范和双录要求理解不透”作为虚假代理业务的理由。 加强银保协同监管 《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销售投保人为自然人的保险产品时,都必须实施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涵盖个人代理人渠道、专业中介渠道、兼业代理渠道、互联网渠道、电话销售渠道等。 “商业银行作为代理保险业务的重要渠道,是保险兼业代理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张馨说,《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提出了对银行等兼业代理网点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的监管措施。并规定,银行类保险兼业代理机构应在录音录像完成后,将新单业务录制成功的信息和其他业务档案一并反馈至承保保险公司。 在业内人士看来,保险销售可回溯制度,进一步强化了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对消费者的提示义务以及对保险销售行为的主体责任,将销售过程进行数字化存证,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销售误导,对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从长期来看,强监管将利于保险业发展。 “但可回溯制度在实际落地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银行工作人员表示,比如,存在“双录”流程操作不规范、保单信息提示存在遗漏或错误、视频质量不合格等、补录次数多等问题。 2019年,银保监会印发了《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管理办法》,这是银保监会成立以来首次针对银保业务这个“交叉地带”发布的监管办法。该办法对广受诟病的“吃回扣”“存款变保单”“销售误导”等突出问题,作出了明确规范。 未来金融监管必然更趋协调性和有效性,银行与保险的穿透式检查和行业交叉协同监管会更为频繁。对此,普益标准研究员陈飞旭认为,对于交叉业务的监管,监管层将更多地站在全局的角度出发,统筹规划,充分发挥银保双方各自的比较优势,促进双方融合发展。 搜索 复制 |